從立春到過年
今天是大年三十,是戊戌狗年的最後一天,明天開始就是已亥豬年來 ,而這個大年三十正好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:「立春
」。今天我們就從立春開始講起。
我們現行的農曆,實際上也可以稱為「夏曆
」,這個「夏
」是夏商周或者夏朝的夏
字,為什麼如此說呢?
從曆法傳統上,我們的先民以「冬至
」所在的月稱為「子月
」,而「冬至
」恰好是傳統曆法上的十一月,十二月為「丑月
」,一月為「寅月
」,以此類推,十二個月一個循環。漢武帝時,在頒布的《太初歷》之中,首次規定了將無中氣之月,定為上月的閏月。因此如果是閏月的話,則與上月保持一致,比如六月為「辛月」,那麼閏六月依然為「辛月」。
而建寅恰好是傳說中夏的曆法,淮南子天文訓中有:「天一元始,正月建寅。
」,夏曆以寅月為歲首,也就是正月。另外還有「建子」和「建丑」合稱為「三正」。史書中記載:「夏正建寅,殷正建丑,周正建子
」,說的就是上三代分別以不同的月份作為歲首。而夏朝以及西漢至今,都是以寅月為歲首,因此稱現在的農曆為「夏曆」並不為過。
對於寅,還有一個有趣的說法,《西遊記》開篇第一段:
蓋聞天地之數,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。將一元分為十二會,乃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之十二支也。每會該一萬八百歲。且就一日而論:子時得陽氣,而丑則雞鳴;寅不通光,而卯則日出;辰時食後,而巳則挨排;日午天中,而未則西蹉;申時晡,而日落酉,戌黃昏,而入定亥。譬於大數,若到戌會之終,則天地昏曚而萬物否矣。再去五千四百歲,交亥會之初,則當黑暗,而兩間人物俱無矣,故曰混沌。又五千四百歲,亥會將終,貞下起元,近子之會,而復逐漸開明。邵康節曰:「冬至子之半,天心無改移。一陽初動處,萬物未生時。」到此,天始有根。再五千四百歲,正當子會,輕清上騰,有日,有月,有星,有辰。日、月、星、辰,謂之四象。故曰,天開於子。又經五千四百歲,子會將終,近丑之會,而逐漸堅實。《易》曰:「大哉乾元!至哉坤元!萬物資生,乃順承天。」至此,地始凝結。再五千四百歲,正當丑會,重濁下凝,有水,有火,有山,有石,有土。水、火、山、石、土,謂之五形。故曰,地闢於丑。又經五千四百歲,丑會終而寅會之初,發生萬物。曆曰:「天氣下降,地氣上升;天地交合,群物皆生。」至此,天清地爽,陰陽交合。再五千四百歲,正當寅會,生人,生獸,生禽,正謂天地人,三才定位。故曰,人生於寅。
可見:天開於子,地闢於丑,人生於寅
。寅月也就是人月。
傳統上的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,應該是正月初一,之前的確也是如此。而在1911年辛亥革命後,建立了中華民國,第一次決定了採用公曆(格里曆)為新的曆法,元旦也就從正月初一改為公曆的1月1日了。
從曆法角度講,正月為歲首時,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。不過一些民間術士以立春為一年的歲首第一天,似乎在八字算卦時需要。
說到如果以立春為一年的第一天的話,宋代的沈括在其著作《夢溪筆談—補筆談
》裡記載有:
今為術,莫若用十二氣為一年,更不用十二月。直以立春之日為孟春之一日,驚蟄為仲春之一日,大盡三十日,歲歲齊盡,永無閏餘。十二月常一大、一小相間,縱有兩小相並,一歲不過一次。如此,則四時之氣常正,歲政不相凌奪。日月五星,亦自從之,不須改舊法。
沈括認為傳統的夏曆計算複雜,不僅要計算如何置閏,還需要計算節氣,不如就按節氣來編排曆法,以節氣的輪迴為一年,立春為正月第一天,驚蟄為二月第一天,以此類推,大月三十一日,小月三十日。也就是月初為節,月中為氣。實際上如果以此為曆法的話,有兩個好處,第一,這是一個及其準確的太陽曆,地球公轉每三十度為一個月,一年也是一個標準的回歸年。第二,可以大幅度降低曆法計算的複雜度。
但是也面臨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,我們的初一為朔,十五為望的傳統就沒有了,那麼關於月圓的詩詞就沒法寫了。沈括對此接著說到:
唯月之盈虧,事雖有系之者,如海、胎育之類,不預歲時寒暑之節,寓之歷間可也。借以元祐元年為法,當孟春小,一日壬寅,三日望,十九日朔;仲春大,一日壬申,三日望,十八日朔。如此歷日,豈不簡易端平,上符天運,天補綴之勞?
沈括認為也就稍微麻煩了一些,但對於這個曆法的便利性來講,還是值得的。個人覺得作為一個純粹的太陽曆,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案。
回到「節氣
」這個話題上來,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是一個回歸年,三百六十度,等分為二十四分,也就是每隔十五度為一個節點,這個節點就是節氣。節氣始於立春,結束於大寒。為便於記憶,傳統上有《節氣歌
》曰:
春雨驚春清谷天,夏滿芒夏暑相連。
秋處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
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的獨創,是在四時八節
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,殷周之交已分四時
(春夏秋冬),春秋時代有分至啟閉八節
(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),戰國晚期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體系(參考張培瑜等《中國古代曆法》序言)。二十四節氣名稱最早見於《淮南子·天文訓
》(下圖,裡面還有詳細的位置描述)。另外在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
》也有提到陰陽、四時、八位、十二度、二十四節氣等概念。
節
和氣
是有區別的:全年分為十二節
和十二氣
,節
為月首,氣
為月中。所以氣也被稱為「中氣
」。傳統農曆計算中,將只有節沒有氣的月份,置為上個月的閏月,因此說閏月必然是有節無氣的月份,比如2017年也就是丁酉年有個閏月是閏六月(7月23日至8月21日),其中7月22日是大暑(氣),是六月的最後一天,8月7日(閏六月十六)是立秋(節),而8月23日(七月初二)才是處暑(氣)。在這裡,可以很清晰的看到,閏六月恰好是個有節無氣的月份。計算節氣對於現代天文計算來說已經是比較精確的了,在我們國內,紫金山天文台每年都會編制天文年曆,對於這些問題都有很好的計算結果。
最後,以一首杜甫的《立春
》結束本文:
春日春盤細生菜,忽憶兩京梅發時。
盤出高門行白玉,菜傳纖手送青絲。
巫峽寒江那對眼,杜陵遠客不勝悲。
此身未知歸定處,呼兒覓紙一題詩。
祝大家新年快樂!
戊戌歲末